
作者:八聲甘粥
時間跨入2019年已經兩個月整,上證指數從2440一路走到了距離三千點臨門一腳的2953。

股民們躁動的心隨著2月25日的那一波暴漲徹底沸騰起來了。
同一天,比股民更激動更興奮的,是那些做場外配資公司的客戶經理們。

圖片人人順配資:某配資公司客戶經理朋友圈
牛市要來?抓緊配資加杠桿才能賺大錢?且慢、且慢,股票投資最忌盲目入場加杠桿、追漲殺跌。
人人都想做巴菲特,沖動入場的結果可能只會成為巴韭特。
成也杠桿,敗也杠桿
何為場外配資?接地氣的說法其實就是專做投資市場的民間借貸。
券商也提供融資業務,但要求投資者有50萬以上的資產,還要有兩年以上交易經驗,杠桿一般也只有兩倍。大多數想要融資的投資者,很難達到相應標準。
不符合條件的小散戶和不滿足于兩倍杠桿的投資者,就會通過場外配資的方式給自己加杠桿。

假如小八我有2萬的本金,心癢癢地感覺最近股市好像有機會,想要借機撈一筆大的——比如賺個首付之類的。
可惜2萬的本金太少了,沒辦法幫小八快速實現財務自由。怎么辦呢?
小八找到了很有錢又懶得看盤炒股的王小哼,動用杠桿借了10萬塊,暫借一個月,達到12萬來炒股(6倍杠桿)。
老王很樂意,但又害怕我把他的錢也虧進去,就定下了一個標準人人順配資:
第一, 這十萬塊錢每個月要交2%的管理費作為利息。(小八:嗯,這個還算合理,2000塊嘛)
第二, 這十萬塊錢只能用來炒股,而且老王需要時刻監管我的收益情況。(小八:行啊,反正還是我操盤)
第三, 設定50%的警戒線,如果虧了本金的一半——1萬塊錢,那么就補交保證金使得虧損比例一直低于50%。(小八:我算算,10萬借款加2萬本金,總的虧損線在8%左右)
第四, 如果不及時補交保證金,虧到了1萬2,那老王就會把我的股票賣掉,避免他的本金也虧損。(小八:我應該不至于虧那么慘吧)
第五, 等賺夠了錢,只需要還給老王10萬塊和每個月的管理費就行了,用這十萬賺的錢歸小八自己。(小八:有了這十萬塊錢,我只要兩個漲停就能本金翻番了哈哈哈)

于是小八接受了老王的規則,帶著12萬進入了股市,2月26號一早就買了最近一直很火的大妖股東方通信,結果……第一天就觸及警戒線,第二天就觸及平倉線。2萬的本金只剩了8000塊。如果加上利息支出,意味著22000的本金只剩8000了。
與凄慘的我形成鮮明對比的是,老王對這筆交易還是很滿意的,兩天的時間里,他自己沒有任何損失,還賺了2000的利息費,比放余額寶里賺得多多了。
在這個虛構的故事里,小八我就是一名典型的依靠場外配資加杠桿的散戶,老王則是一個場外配資的公司。
虧損12000元本金和2000元手續費支出,看起來數目好像也不是特別大,但如果看本金比例,我在2天里就虧損了63.6%。如果本金是200萬,那么兩天里虧掉的就是127萬。
本金虧掉60%多,如果不加杠桿,要多少個漲停板才能回本人人順配資!
這也是為什么我們總說要理性加杠桿的原因。如果你賺了,確實會賺得很快,但如果虧了,再想通過正常手段賺回本就會很慢,最終只能陷入輸紅了眼,不斷加杠桿妄圖回本的焦慮怪圈里。
場外配資興衰史
每當股市的氛圍悄然變化,人們紛紛開始跑步入場時,幾乎所有人都堅定認為:“行情這么好,我一定不會虧損。既然如此為什么不放大杠桿多賺點呢?”
2015年的那一波牛市,滬指從2014年12月31日收盤點位3234.68點起步,一路扶搖直上,于2015年6月12日站上5178.19點高位。